Pietra講述《INALA》的由來(學通社記者 湯海靜 攝)
南湖晉越集運app網訊(學通社記者 張璐 韋鈺婷)12月15日上午,非洲祖魯音樂舞蹈劇“INALA”團隊做客第三十四期獅山藝術講堂。“INALA”編舞總監Mark Baldwin和製作人Pietra到場和觀眾零距離交流,帶觀眾們從舞蹈劇中感受南非文化、領略魅力。
“INALA”是一個祖魯詞彙,表“豐收、豐厚的美意”之意。“INALA”講述了南非一個原生態村莊裏的村民離家去到城市的故事,期間他遭受許多挫折,遇到很多困境,最終還是迴歸了家園。該劇將古老的祖魯舞與經典芭蕾舞、現代舞結合在一起,傳達出“尋根”的意識和“敬畏土地”的精神。作為一部非洲祖魯音樂舞蹈劇,它以跨界多元性的舞蹈語言展現不同特色的場景,體現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點。
現為編舞的Mark曾經也做過舞者,談及兩種身份的區別,他表示,舞者需要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,保持虛心學習的心態,編舞則要提供給舞者指令與任務,以此串聯起整場舞劇。基於之前學習芭蕾舞的經驗,Pietra認為芭蕾舞的動作是程序化的,在肢體表達中有許多限制,而音樂舞蹈劇中的舞者可以用肢體語言自由地表達情感,這也是音樂舞蹈劇最大的特色。
Mark認為中國是一片有着豐富文化的土壤,是靈感聖地,他會考慮將中國舞結合到自己的舞蹈中。對於一位食品科學專業的同學提出的“如何創造新產品”這一問題,他們建議:“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把各種元素結合起來,讓它們碰撞出新思路。” 他們經常進行創新,Pietra曾將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音樂創作中。他們舉中國飲食文化的例子,證明豐富的飲食環境給食品科學的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。
最後,在實踐教學環節,Pietra帶領同學們跳起了祖魯舞蹈。“每人能做出的肢體語言是獨一無二的,多嘗試不同的風格,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風格。”他們説,“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,也不要停止挑戰自己。”
審核人:沈希飛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